靠著母親的堅持和對音樂的執著,辻井伸行突破失明障礙, 二十五歲,他已成為國際樂壇上,最受矚目的新星。
十七歲,他以零國際經驗的資歷,參加鋼琴比賽的聖母峰——蕭邦鋼琴大賽,成為最年輕的決賽參賽者,並贏得波蘭樂評家獎。
二十歲,他拿下號稱「西方鋼琴界奧林匹亞競賽」的范‧克萊本(Van Cliburn)鋼琴大賽金牌,並被范‧克萊本本人譽為「音樂的奇蹟」。
他是當今古典樂壇首席盲人鋼琴家辻井伸行,雖先天眼盲,卻從來自各國、視覺正常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不可否認,很多人是因為聽到「盲人鋼琴家」,出於好奇才開始聆聽他的演出,但他的成績單,連明眼鋼琴家都難以企及。
更困難的是,他打破東方職業音樂家「西方名校→國際大賽→國際舞台」的傳統路徑,以零西方音樂教育的背景,從十四歲起國際巡迴演出,十年內登上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米蘭史卡拉歌劇院、倫敦亞伯特廳、東京三多利廳等頂級的音樂殿堂,成為世界級演奏家。
也難怪他接受《時代》(TIME)雜誌專訪時說:「我希望每個人單純以鋼琴家的身分看待我,而非盲人鋼琴家」。他是如何超越重重限制,以日本本土鋼琴家之姿,躍升為國際級鋼琴家?
「辻井的厲害之處在於精準!再難的曲目,很少錯音,」曾經在去年聽過他演奏、台灣盲人鋼琴家黃裕翔說,「尤其像是大跳躍(leap)的鋼琴技巧,對盲人非常困難,他還能不出錯,證明他是個練琴狂!」
天生練琴狂
週練近56小時,認真如附體
許多樂評家好奇他是如何在范‧克萊本音樂大賽中,精準無誤彈出貝多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的大跳躍;「鋼琴是我身體的延伸,我清楚知道哪裡是哪裡,」他接受本刊越洋專訪時說。
要做到「身體的延伸」,唯有練習。他從小練琴必須由老師分別錄好左、右手兩邊聲部,再配合點字譜;高中以後,平均每天閉關練琴約五到八小時,要練習不同曲目中手指在鋼琴上的距離,就像練投籃,要練得夠直覺,才不會彈錯。
》本文未結束,請購買雜誌
我已是訂戶,升級為訂戶會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