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風波 英專家:拿書當禮最安全
2015-01-28 09:37:45 中央社 倫敦27日專電
圖為英國交長克拉瑪贈與台北市長柯文哲懷表情景。聯合報系資料照。
分享
英國交通部長克拉瑪日前拜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挑選一只懷錶作為見面禮,不料卻衍生風波,數家英國媒體跟進報導引發送禮儀節討論,專家說,書本是最不會出錯的禮物。
64歲的克拉瑪(Baroness Kramer)以英國國會上議院的懷錶送給柯文哲,意外發生被視為有「送終」負面意義的風波,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每日電訊報、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等媒體跟進報導,並引發出國送禮文化的討論。
BBC報導,在中國文化裡送人「鐘」有「送終」的負面意思,克拉瑪只是依照外交儀節準備禮物給柯文哲,沒想到橫生風波,看來克拉瑪的幕僚沒有做好功課避免犯這種基本錯誤,就如同買威士忌給滴酒不沾的人,買巧克力給正在減肥的人。
禮儀專家韓遜(William Hanson)指出,多數外交禮物都是事先安排好,但不論如何,「送禮前都必須要做功課」。
報導說,克拉瑪犯的錯誤事實上並不罕見,對外交官和企業主管來說,如何不踩到「文化地雷」並不容易,被某一個文化高度讚賞的禮物,到了另一個文化可能是嚴重的冒犯。
韓遜舉例,慶典上使用的劍在部分非洲國家被視為是權力的象徵,但在瑞士卻被視為是激進。
送花也要很小心,代表浪漫愛情的紅色玫瑰花,不會出現在商業會議,在法國黃色玫瑰花代表不忠,在墨西哥則代表死亡。
如果要送禮不出差錯,韓遜說,不論身處世界任何地方,送書通常很安全,他建議企業客戶,買本有關倫敦或英國的書送禮。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