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乳價 持續低迷
2015-02-23 15:45:18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分析師說,全球乳品市場一來遭受供應過量打擊,二來中國大陸需求降低導致國際鮮乳價格重挫大約50%,將會繼續疲弱,至少要再半年才會有起色。
中國大陸本來是世界上成長最快的乳品市場之一,但由於價格偏高壓低境內需求,造成已進口的奶粉存量過多。
紐西蘭首要農業資訊網站NZX Agri乳品分析師蘇珊.基爾斯比表示:「可能要再六個月,展望才會改善。」
她表示,這個春天,歐盟、美國及中國大陸的鮮乳產量應該會有季節性的上升。她指出,由於價格過低,增產的誘因不大,因此這波季節性的產量上升不會太大,但增量即使不大,整體供應量也足夠繼續壓低價格,而且至少會持續到年中。
在中國大陸,由於加工業者的需求太低,中小乳農為了減損,仍在拋棄鮮乳和出售乳牛,因此中國將會到2015下半年才會重新成為全球乳品大市場,有些大型乳品業者甚至說今年不進國際市場,因為國內的供應量已經足敷他們所需。
另外,歐盟的乳酪出口相當依賴俄國市場,俄國對歐盟實施乳品禁運,也切斷了歐盟乳酪在這個最大市場的出路,從而造成歐盟鮮乳價格從2013年的歷史新高快速下挫。歐盟2013年對俄國的乳酪出口值達10億歐元(台幣360億元)。
美國方面,美國的生產主要功能是滿足境內需求,因此初期還能免於國際價格下挫的衝擊,但分析師說,美國現在也日益感受到衝擊。
基爾斯比表示,半年前可以說只有紐西蘭乳農受影響,但「推低鮮乳價格的全球市場力量幾乎已經入侵了世界每一個乳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