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今年兩會上的報告,最大亮點是網路用語,以及時下最新的名詞也納入。
像是創客,源自於英文的maker,也就是不以營利為目的,把創意變成產品,扶植創客這類的新興產業。中國大陸設立400億人民幣作為創業投資基金,創客兩個字,首度進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工作報告,成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兩會殿堂報告,網路用語繼續上場,要求各級政府減少繁文縟節,提供企業便利。報告裡說,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快速成長,眾多創客脫穎而出。」
「創客」兩個字來自英文的maker,也是第一次出現在總理工作報告裡,但什麼是創客呢?
最原始的手推車,加上遙控系統,不必花力氣拉行李,行李也會乖乖跟在你後頭走,用創意讓生活更方便。發明這些東西的人,多半是年輕人,一個開放空間,10多人聚在一起,研發室也當會議室,更是生產工廠,大家的共同點,想到什麼馬上去做。
手掌大的遙控空拍飛機,志同道合的創客族,集思廣益下的發明,做出成品在網路上發表,火速收到4、5千張訂單,而且有95%來自海外,但畢竟不能大量生產,出貨的速度遠不及客戶按下的Delete鍵。
創客族廖興毅:「這是一個取消付款的請求,這個是,哇!這個是8月份買的,可能是我們發貨沒來得及發。」
被取消的貨款超過1萬多人民幣,想當創客族,各種難題都會遇上。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創客呢,都是幾個人的創業小公司,他們沒有資源,他幹不了以前幹的投資驅動的大項目和大事。」
雷軍很瞭創客生態,因為自己就是從最小的地方,把小米機玩出一片天。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5年前我們辦小米當時只有14個人,可能也沒有人相信我們能做起來,不到5年時間,僅去年我們的收入就達到743億人民幣。」
2013年首次坐進人民大會堂裡,針對網路型態的興起,雷軍今年提議,希望能改善創業環境,「創客」兩個字會被李克強寫進工作報告,其實是從深圳這間名為柴火創客空間裡,醞釀出來的。
創客族李歐亞:「他(李克強)進來以後,我們就開始跟他講什麼是創客,創客的特點在哪裡,他就說喔,這是一個新的創業的機會。」
李克強參觀過後,提出「眾創空間」概念,除打造「創客之城」的深圳外,北京、上海一併形成三大創客生態圈。
工作報告裡也首次出現了「中國製造2025」,也就是要在2025年完成工業化轉型,因此培育創客,可望從製造大國變成創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