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堪稱科技業投資最多領域的董事長,版圖不僅橫跨記憶體模組、LED燈泡與運動彩券,去年並讓威剛重回記憶體模組每股獲利王,他怎麼做到的?
十月六日,三星大動作宣布擴建半導體廠,記憶體產業聞之色變,過往DRAM戰國時代的回憶又被勾起。但有個人卻處變不驚,因為變動越劇烈,越有他發揮的空間,那就是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
陳立白,堪稱台灣科技業最敢「賭」的老闆。
因為,他的本業記憶體模組,年頭年尾的價格可能相差十倍,而他為威剛轉型所選擇的產業,竟然是另一個被視為四大「慘業」之一的LED;現在,他更跨足連富邦金控做了五年,都無法賺錢的運動彩券。
「他對產業變化的反應非常迅速,敢在DRAM最差的時候布局,在別人不敢碰運彩(運動彩券)的時候標下。」和陳立白相識已久的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觀察。
賭注一:
趁韓廠大火,逢低搶買原料
雖今年上半年每股盈餘小輸創見○.六元,但去年威剛以每股盈餘九.○八元,搶下記憶體模組廠每股獲利王,創金融海嘯後新高。能有如此成績,固然跟整體產業生態改善有關。但為何威剛能賺得比別人多?靠的就是陳立白敢「賭」的性格。
去年九月,韓國DRAM大廠海力士大火。這場火,堪稱近年已經退出第一線操盤的陳立白「賭對了」的經典一役,藉此燒旺了威剛的營運。
「發生大火,全球是同步知道的,可是為什麼我最後賺的錢比人家多?」陳立白透露,當時海力士故意對外粉飾太平,但他第一時間派人到韓國刺探敵情,得到受損廠房的照片後,研判短期內不可能復工,趕緊在DRAM顆粒還沒大漲之前,大舉搶貨,比同業提早了幾天反應,讓威剛在DRAM價格從去年底開始一路上漲時,擁有許多低成本庫存。
但業界盛傳,威剛能賺得比人多,更跟陳立白如何「活化」這些庫存有關。一般的記憶體模組廠,通常僅將DRAM顆粒做為模組原料,但陳立白除了將顆粒做為原料,更會在市況好時轉手賣出,累積獲利。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