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堪薩斯州 注資研發無麩質麥種
2015-03-24 04:41:04 聯合晚報 記者黃秀媛╱即時報導
美國堪薩斯州農民正資助基因研究,以瞭解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消化小麥製品,並試圖發展出新的小麥品種,以迎合光是在美國一年營業額就將近10億元(美元,下同)的無麩質食品市場。
堪薩斯小麥理事會為這項計畫最初兩年提供20萬元經費,以從小麥基因序列發掘任何可能引發麩質過敏症的情況。
麩質是由許多複雜的蛋白質組成,能讓麵團富有彈性,也為烘焙食品賦予某種風味。麩質過敏症又稱乳糜瀉,是患者對麩質不耐受,引起小腸粘膜病變的一種原發性吸收不良綜合症。
有些人連吃到一點點麩質都會出現過敏反應,只能食用無麩質食品,必須避免任何小麥、黑麥和大麥製品。
全球人口只有大約1%對麩質過敏,可是近5年,無麩質食品市場仍飛速擴展,因為許多人把無麩質食品視為較健康的替代品。
無麩質零食、餅乾、麵條、麵包和其他產品,去年在美國營業額達到9億7300萬元,比前年成長20%以上。
世界各地許多研究團隊都在探究乳糜瀉和麩質不耐受的原因,並已辨認出大約20種會引起乳糜瀉的小麥蛋白質片斷。
但是,與乳糜瀉有關的基因至今還未完全辨認出來,而堪薩斯州的小麥創新中心去年7月開始全面篩檢會造成過敏反應的小麥蛋白質,目前還在從各種麥種擷取蛋白質,接下來將把這些蛋白質與人體免疫機能產生的抗體結合,以測試過敏反應。
這項研究涵蓋現代麥種、野生麥種,以及堪薩斯州1900年代開始保存的各種麥種,希望發掘既有的低麩麥種,用以培育無麩麥種。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