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從非營利組織到社會企業 不能換湯不換藥:角色、環境、策略與思維,跟著變了嗎?
Jan 5th 2015, 08:58

作者: 社企流 | 社會觀察 – 

文:金靖恩

過去20多年是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快速成長期,這個在政府與企業之外的「第三勢力」,至2013年的數量已超過四萬家,在台灣的各個角落裡服務著廣大族群。

然而在過去5到10年間,社會企業也相繼興起,這股「運用商業力量解決社會問題」的新思潮不僅席捲著新興創業家,也深深影響著既存的非營利組織。許多人開始思考轉型之道,希望能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降低對捐款的依賴,用更永續的方式服務弱勢族群。

不過所謂的轉型,並不只侷限於組織型態的改變,也不只是加賣一個商品或服務而已,下面所提到的四種模式,更包含了角色、環境、策略與思維的轉變。

一、從資源使用者到「價值創造者」

首先要談的是「角色」轉換。以往的非營利組織經費來源主要依賴捐款,而被服務的族群也大多扮演「受助者」的角色,然而有愈來愈多組織開始嘗試成為「價值創造者」,透過客製化的職業訓練,將原本的受助者轉型為生產者或服務提供者,其中「喜憨兒基金會」和「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都是採用此種模式的成功案例。

談到喜憨兒基金會,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烘培坊庇護工場,但除了培訓憨兒製作糕點外,他們更開起了餐廳,透過客製化的輔具、廚房設備與服務流程設計,讓憨兒搖身成為侍者與大廚,提供消費者美味的餐點。

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更是開拓出身障者的就業天地,從20年前的打字與資料建檔業務,到目前的加油站、手工甜點、視覺設計、甚至是藝術品等級的手工琉璃事業,勝利一步步打破身障族群的隱形天花板,帶領他們開創不可思議的商業潛能。

二、從弱勢化為優勢

上述角色的轉換,有時也需要透過「環境」作為助力。一般所謂的弱勢族群,往往是以健康人為中心的社會所產生的標籤,但透過環境的轉換,原先的弱勢就有可能變成優勢,成為非營利組織寶貴的資源。

如同台灣「黑暗對話」董事長謝邦俊所言:「黑暗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其實並不陌生,但我們卻從沒想過要如何運用黑暗」;黑暗對話打造一個獨特的環境,把黑暗變成一種體驗與學習,讓社會大眾成為「被服務的對象」,而視障者則搖身變為黑暗中的「引導者」,成為這項體驗的核心價值。

前面提到的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也是善於轉換環境的佼佼者。勝利把一般雇主多有顧慮的「多元障別」作為其核心價值之一,針對各種身心障礙者的特性,創造適合他們的工作環境,並分別培養不同的技能,讓他們在團隊合作下充分發揮所長。例如勝利的手工琉璃團隊,就包含了身心智障礙、肢體障礙、精神障礙等身障員工,他們不標籤化任何一個族群,而是利用不同障別的工作屬性,讓每個人在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下發揮所長,將弱勢轉變為優勢。

三、從庇護工場到卓越的品牌

如同一般企業,非營利組織在轉型過程中也需要「策略」的轉換,思考自己的價值定位,而不是一窩蜂地投入「其他人也能做」的事,卻無法發展出品牌差異,缺乏競爭力。

以勝利為例,同樣是身障服務團體常經營的打字與資料建檔業務,勝利對自己的要求是做到業界頂尖,把自己定位為兼顧「安全、精準、效率」的服務提供者,不僅成為台灣第一個取得BS7799 認證的資料鍵檔中心,在中信銀行的信用卡資料輸入上,還達到99.9997%的超高準確率。不只做和大家一樣的事,勝利更進一步開發高附加價值的視覺設計與手工琉璃等業務,為他們建立了難以模仿的高門檻。

商品與服務的開發只是轉型的第一步而已,後續的市場測試、品牌經營、商品與服務的精進等才是讓業務持續成長的關鍵,也是勝利潛能發展中心成功的原因。

四、從單一組織到混合分工

最後,我們回到了「組織型態」的轉換。無論是非營利組織還是社會企業,都有各自法規上的限制,例如非營利組織在商業行為上往往較為受限,而一般企業則無法接受大眾捐款。這時可以考慮社會企業與基金會並存的混合分工模式,讓彼此各司其職、互相幫補。

這種混合模式有多種搭配方式,第一種為讓基金會專心投入社會服務,並另立社會企業籌款,例如「耕心蓮苑基金會」與「愛一家親社會企業」。前者專注於社區辦學,讓家境不好的學生也能接受良好的課後輔導;後者則進行手工點心義賣,營收再回饋給社區辦學。

第二種則剛好相反,由社會企業來創造社會影響力,同時也成立協會接受外界捐款,以匯聚更多資源。例如「以立國際服務」即是以社會企業方式經營,但也成立協會募資,專款專用,讓更多資源得以投入社會服務。

另外,也有兩者都投入社會服務,但採取專業分工的做法,例如「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與「光原社會企業」。前者協助原住民建立完善的農業生產機制,並提供耕作技巧與知識的培訓;後者則為原住民生產的有機蔬菜做總經銷,讓原住民安心種菜,由光原負責賣。

從非營利組織轉型為社會企業,需要上述角色、環境、策略與組織型態的同時轉換,才能避免換湯不換藥。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非營利組織都適合轉型為社會企業,還是要先分析自身的財務結構、資源的來源與流向以及組織的核心價值後,再來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期待台灣的非營利組織不只遍地開花,更能走得長遠、持續發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o2oj3x91bmh 的頭像
    kko2oj3x91bmh

    派遣女醫x線上看 派遣女醫x劇情 派遣女醫x第2部 派遣女醫x 線上 派遣女醫x 2 派遣女醫x 2線上看 派遣女醫x第二部 派遣女醫x第2部線上看

    kko2oj3x91bm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